学院新闻

安财七年,让我走上攻博的闯关之路 ——记我院2021届硕士毕业生吴选玉

时间:2021-07-13浏览:2563

“我并没有觉得有多累,我反而把这个漫长的过程当成一个闯关游戏,享受攻克难题的过程”,对于3年的攻博之路,吴选玉在得知自己被录取的那一刻,终于可以长长地松一口气。

吴选玉,2014年至2018年于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攻读大学本科2018年至2021年继续在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无论是本科生阶段还是硕士生阶段,吴选玉都展现了一名品学兼优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读研期间,他先后获得校级一等学业奖学金2次、国家奖学金1次,获得“优秀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佳大学生”“安徽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并在SCI期刊发表论文3篇,主持安徽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重点项目1项。

七年安财,改变命运的选择

对于吴选玉来说,“安财”两个字是刻在心底的情怀,而管工学院就更像自己的另一个“家”,因为7年的安财校园生活他都在管工学院度过。

“每次回到校园,就像回到了家一样,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都熟悉,学院的很多老师在七年中给予了我许多的帮助,甚至食堂的阿姨都与我结下了深刻的友谊”,七年安财生活给吴选玉最大的感受便是“温暖”与“安心”。七年期间他经历了2次选择,他都毅然走进了安财,但他未曾想过,这2次选择成为了他今后改变人生轨迹的关键。

对于本科学习工程管理专业的吴选玉来说,当年考研在班级并不是主流选择。因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火爆,所以毕业时班级大多数同学都较早签约了对口单位。吴选玉当年也犹豫过,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搏一搏,继续去攻读硕士研究生。因为他想过,既然每个人都要过着平凡的一生,如果自己能够在更高更大的平台,是否就能够让自己平凡的一生多一点不平凡的经历,而考研可能是当下通往这条路上的最好选择。

可是,命运似乎又向他开了一个玩笑。直到备考的中后阶段,他才发现原来自己所报考的目标院校只设置了1个招生名额,这犹如晴天霹雳一般打击了他的考研信心和动力。万念俱灰之际他想过放弃却又不甘,后来他找到了给自己上专业课的老师,在老师的分析和建议下他决定报考本学院的研究生。“最后选择了母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到老师们我很熟悉,平时他们对我也照顾有加,并且师资力量非常优秀,我相信在这里我同样可以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就这样,在考研的关键期,他做了一次大胆的选择。如他所言,“这一选择也是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后来的人生轨迹”。

人生往往就需要一次豁出去的勇气,吴选玉大胆的选择也让他获得了期待的结果,最终他顺利考取了本院研究生,并且如愿地选择了自己很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专属课堂,考博信念的产生

2018年的秋季学期,从迈出校门到再入校门,吴选玉的身份已转换为一名硕士研究生。但对于刚刚转变的身份,吴选玉跟大部分同学的状态是一样的,不知道硕士的学习模式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接下来的三年要干些什么,对今后的规划也是空白的。

然而很快就到了跟导师见面的时间。吴选玉清楚地记得,导师戴道明老师第一次将自己叫到办公室交流的情景,他自己一直低着头,戴老师则不停地嘱咐他接下来要怎样尽快进入硕士阶段的学习状态。交流快结束的时候,戴老师突然问他“你打算读博吗”,而当时的吴选玉对这个问题回答得异常迅速,他使劲地摇了摇头并坚定回答道:“不打算不打算”。

这种坚定一直持续到研一第二学期的开始才有了动摇。由于吴选玉选择的研究方向整个学院仅有他一个人,但是学院并没有因此放弃给他排课,而是为他设置了专属课堂,给他的研究方向排了两门专业课,这种人性化的排课着实是震惊到了他。每次上专业课仅有他一个学生,而自己的导师戴老师正是这两门专业课的授课老师,在戴老师日复一日的耳濡目染下,吴选玉逐渐产生了读博的念头。

在一对一的授课课堂上,戴老师严谨与严厉的教学风格让吴选玉受益匪浅,每次课堂的学习成果汇报让他的学习增加了压力,也多了一份动力。在此期间,戴老师建议他尝试运用“进化博弈理论”,从长期视角研究供应链演化规律。在导师的指导下,吴选玉阅读了大量的相关外文文献,仔细琢磨领会“进化博弈理论”,尝试进行仿真实验,并逐渐确定了合适科学研究问题。这也成为他攻博路上的初探。

数易其稿,奋起力量的积淀

“吴选玉同学喜欢科研并善于科研。他能沉下心来,心无旁骛,从早到晚都在我们的团队工作室里静心阅读文献、撰写论文。他肯动脑筋,勤于思考,发现科学问题。他也善于多渠道与他人探讨交流,解决难题”,谈起爱徒导师戴道明甚是欣慰。

自考博的信念产生后,吴选玉便卯足了劲,暗下决心一定要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研一暑假两个月,对吴选玉来说,是最难熬的阶段。由于自己对“进化博弈理论”理解不到位,导致频频出错,毫无进展,甚至自己都一度想要放弃,但源自骨子里的倔强让他坚持了下来。

在戴道明、张子振、司凤山等导师组老师的指导之下,吴选玉慢慢解决了理论分析中遇到的困难。然而,在仿真实验时,他又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但是他非常善于利用网络来解决这些困难,经常活跃于相关的网络学术论坛,通过与论坛里的相关学生学者讨论交流,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仿真图。

不幸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了,迫使他不得不在家学习,每天晚上盯着电脑钻研到凌晨1-2点。他的妈妈经常打趣地说,“你这跟夜猫子一样都在干些什么?”为了让文化程度不高的妈妈明白自己所做的工作,吴选玉形象地打了个比喻,他说自己像古代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但是手里缺一把趁手的武器,所以熬夜加点就是在打造属于自己的武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夜以继日的钻研,2020615吴选玉终于收到了硕士生涯第一篇SCI论文的返修通知。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当时正是疫情暴发的高峰期,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延期返校,但是修稿时间容不得拖沓。为了不影响正常的交稿时间,戴老师坚持通过网络指导他修改论文,“当时戴老师最多的时候一天给我打20多个修改意见电话,最长的一次通话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修稿持续了一个多月,而这个历程也更加坚定了他读博的决心,不仅仅是他找到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和乐趣,导师的肯定和鼓励也让他有了更充足的前进动力,最终10他等到了论文被录用的喜讯。他第一时间和导师分享了这个喜讯,他说,“没有我的导师,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通过第一次成功投稿的艰辛历程,吴选玉也渐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窍门”,此后又陆续成功发表2SCI期刊论文,安徽财经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重点项目《新零售背景下考虑服务投资的供应链复杂性研究与控制》顺利结题。

2021524日,吴选玉被合肥工业大学录取为2021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为了这一天,他进行了为期三年的闯关之路。他感言,是安财给了他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是导师给予了他掌握命运的密匙。未来,他将为攻读博士学位继续努力,带着母校荣光与导师的期待练就真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撰稿:李婷;审核:徐翠平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