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冬日里的温暖火苗:志愿者的行动力量

时间:2025-02-12浏览:10

211日清晨,凤台县人民路与解放路交叉口被薄雾笼罩,早高峰的车流裹挟着引擎的低鸣缓缓流动。“冬天里的一把火”社会实践调研队的志愿者们身着马甲,整齐地分散至路口。

为落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利用好寒暑假,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小队成员积极参与了志愿实践活动。一名队员站在非机动车道旁,轻点头盔示意骑行者检查佩戴,另一人则紧盯信号灯变换,用旗杆划出清晰的行人等待区。绿化带边缘,几叠交通安全手册被细心地摞在便携桌上,封面印着卡通交警和醒目标语。两小时内,200余份手册分发完毕,路口的急刹声与鸣笛频率明显降低,斑马线前自觉驻足的脚步多了起来。

之后,团队来到金地华府小区。志愿者们手持长柄夹,俯身拨开枯叶,从根系缝隙中钳出半埋的烟蒂和碎裂的塑料袋。3号楼前的健身区,锈迹斑斑的漫步机被砂纸打磨得泛起金属光泽,螺丝刀旋紧松动的铆钉时发出规律的咔嗒声。一名队员蹲在垃圾分类箱旁,用湿布擦拭着“可回收物”标识上的雨渍。物业提供的20个加厚垃圾袋逐渐鼓胀,袋口捆扎时,干枯的藤蔓碎屑从缝隙簌簌飘落。

最后团队来到未来城社区活动室。活动室木桌被铺上一次性防油纸,三只陶瓷盆依次排开一盆盛着雪白的糯米粉,一盆是泛着油光的黑芝麻糖馅,另一盆则是红豆沙混着细碎的桂花末。志愿者们戴好一次性手套,帮助社区一起包起了元宵,大家将每元宵的重量严格控制在20克左右,确保大小均匀。

三次行动如齿轮咬合般紧密衔活动影像中,志愿者的背影多于正脸——或是揉面时手背暴起的青筋,或是捏合馅料时紧绷的指尖,又或是竹筛摇晃时扬起的细白粉雾。这些沉默的细节,恰似冬日里悄然跃动的火苗,将文明的温度渗入城市褶皱深处。本次志愿实践,也让成员们深入群众、深入社区,在劳动中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撰稿:缪清誉 丁莹摄影:缪清誉;审核:樊元华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