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砚石藏古意,数字赋新魂 ——“淮砚青研队”探寻紫金砚数字化传承新路径

时间:2025-07-08浏览:12

近日,安徽财经大学“淮砚青研队”赴淮南寿县及八公山地区,围绕“AI与数字技术赋能淮南紫金砚非遗工艺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开展实践调查。团队通过走访非遗传承人工作室、考察博物馆等方式,深度挖掘紫金砚历史文化与制作技艺,积极探索其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的可行路径。

实践期间,团队行程紧凑、收获丰富。队员们首站到访非遗传承人冯长文大师工作室,近距离观摩紫金砚制作,感悟匠心传承。随后,团队走进沈杨杨劳模创新工作室,与沈杨杨老师深入交流紫金砚的制作技艺与历史文化渊源,并重点探讨了“AI与数字技术如何助力紫金砚传承推广”以及“如何实现科技与传统工艺的和谐共生”等核心议题,碰撞出融合创新的思想火花。75日,团队赴汉唐紫金石博物馆进行实地考察,系统参观了紫金砚原石——紫金石,深化了对砚材特性的认知。

此次活动意义深远。团队通过与传承人的深度交流及博物馆考察,系统梳理了紫金砚的历史脉络、核心技艺与材质特性,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更关键的是,聚焦“AI+数字技术”赋能非遗的探讨,明确了具体的应用方向:规划搭建数字博物馆展示珍贵藏品,开发AI设计工具辅助创新,运用大数据分析拓展市场空间。这些数字化举措,旨在为古老的紫金砚注入时代活力,让非遗文化更广泛地融入现代生活。

图一 团队成员与紫金砚非遗传承人沈杨杨老师交流学习


图二 团队成员发放调查问卷


图三 团队成员在紫金砚非遗研学基地合影

(撰稿:朱明晗 丁莹;摄影:淮砚青研队;审核:樊元华)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