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准灌溉的智能农场到环境可控的现代化鸡舍,再到数据驱动的杭椒基地……7月10日至15日,安徽财经大学“小燕子”实践队深入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开展“数字智能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主题调研。10名队员在队长王妍带领下,深入田间地头与养殖基地,系统探究数字智能技术如何为乡村产业插上腾飞翅膀,激活振兴新动能。
智慧农场:数据驱动的精准农业
实践首站,队员们走进怀远县一处现代化农场。甫一进入,整齐排列的智能检测设备与现代化的物联网培训基地便映入眼帘。在农场技术员的讲解下,团队参观了数字监控中心。巨大的屏幕上,土壤湿度、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关键数据实时跳动。“依托这套智慧系统,我们能精准把控农田状态,实现水肥智能化管理,较传统方式节水超30%,产量提升15%。”技术员的介绍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数据赋能的强大效能。
智能养殖:科技提升生产效能
第二站,团队探访了当地一家现代化养鸡场。自动喂料系统、智能饮水装置、精准环境控制系统等高科技设施成为关注焦点。“这套喂料系统能按鸡生长阶段精准投喂,减少浪费并保障营养;环境控制系统则实时调节温湿度和通风,为鸡群创造最佳生长环境。”养鸡场负责人的解说,揭示了智能化如何提升养殖业的效率和品质。
数字杭椒:市场导向的智慧种植
在怀远县特色杭椒种植基地,队员们进行了实地观察与记录,并与基地负责人深入座谈。负责人分享到:“我们运用大数据分析市场需求,科学制定种植计划;采用智能温控和补光技术,有效克服季节限制,保障杭椒全年稳定供应、品质如一。”这展现了数智技术如何助力特色农产品实现“以销定产”和标准化生产。
实践收获:触摸新质生产力脉搏
为期四天的深度走访,让“小燕子队”从农业种植、畜牧养殖、特色经济作物生产三个维度,系统见证了数智技术在乡村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与显著成效。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数字化与新质生产力正深刻改变传统农业面貌,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展望未来:青年智慧助力乡村
目前,“小燕子队”正对调研收集的一手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旨在形成详实的实践报告,为蚌埠市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队员们表示,将把在田间地头感受到的“数智力量”带回校园,分享所见所闻、所思所悟,积极号召更多青年学子关注并投身于科技赋能乡村的伟大事业,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青春篇章。
团队成员前往养鸡场
(撰稿:王妍 丁莹;摄影:廖培桦 梁娜;审核:樊元华)